2015年中国GDP世界第二,印度第八;人口中国近14亿,印度近13亿,两国都是二战后经历了重新建设的国家,从经济、人口、历史发展等,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上频频被比较的两个发展中大国。
不看经济规模,仅看中印增长率毫无意义。龙象各有优势,经济互补是主流,中印经济合作是共赢策略。中国和印度同属“金砖四国”,并且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超过10亿的发展中国家,又同在亚洲,因此,“龙象之争”—— 即中国(龙)与印度(象)两国的比较,常常是国内外舆论和学者热衷的话题。
近年来,关于“印度或将赶超中国”的观点喧嚣而上,不少人都将印度视为“中国制造”的替代者,下一个引领GDP增速的国家。
印度这个贫穷大国维持充满活力的民主政体的能力,一直被誉为世界政治奇迹之一。然而,其经济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。虽然自1991年危机以来,印度的政策和经济表现都有所改善,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。尽管如此,印度如今已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,印度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今年8月3日,印度国会上院以203比0票数,一致通过了创立全国统一消费税的提案,这标志着总理穆迪2014年上任以来的最大改革胜利。
长久以来,印度被地方经济割据所困扰,此项改革后形成的全国统一消费税,将取代各地现存的十多种不同相关税制,将最终形成一个拥有12.4亿人口的统一消费市场。并且,消费税的统一,将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,尤其为外资业务创造了极大便利。而且印度已经认识到,基础设施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,不容忽视。一旦这些措施付诸实施,大象将起舞,并带动整体经济与之共舞。
印度VS中国
新世纪以来,中国和印度是新兴国家两颗耀眼明星。过去16年间,印度GDP总量上涨了4倍。2001年印度GDP总量4940亿美元,预计今年年底,印度GDP总量将达到2.2万亿美元。有机构分析,如果印度每年GDP增速保持在7%—10%之间,2032年前印度GDP总量将实现10万亿美元目标。
对于印度赶超中国的观点,多数人嗤之以鼻。印度经济当前拥有较高的增长率,但仍不能与中国经济同日而语。印度内部存在的各种政经问题,意味着无论印度制度运行得多完美,莫迪政府都不可能取得像中国那样的经济增速。
尽管印度已成功创立了世界一流的软件和商业服务公司,但一直没能在制造业实现广泛起飞,而许多亚洲国家当年都是凭借制造业起飞摆脱了贫困。不过这一点是可以纠正的。在保持经济发展同时,穆迪政府先后推出“印度制造”、“数字印度”等计划,并致力于放宽市场准入原则、改善企业经营环境,以此来吸引全球投资者。
中国怎么办?
中国经济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如一定程度上依赖出口、服务行业投资过热以及某些不好作风。我国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特点的经济扩张阶段即将走到尽头,未来可能会发现增长更难实现。从理论和经验来看,人口是一国经济最宝贵的资源,庞大的人口规模,如果得到合理运用将为经济注入空前动力,并能形成广阔的消费市场,为国内外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。这也是全球资本看好印度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。
与印度相比,中国社会目前亦不再“年轻”,人口红利正快速消退,并且,随着全球经济疲软、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,正处于艰难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中。任何国家经济发展,均不可能一帆风顺,关键在于社会各阶层,能否接受改革,促进经济结构优化,推动经济迈向新的航程。
中国目前经济规模是庞大的,社会财富总量是印度远远无法比拟的,中国要继续保持压倒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,必须在升级转型上有突破,在新兴产业上有作为,其核心就是创新,但创新与制度环境有极大的关系。
总结:过去几十年,印度经济增速超过中国的预言已经落空过如此很多回,使得再一次作此预言成了件冒险的、甚至近乎鲁莽的事。
笃信印度很快赶超中国的学者,喜欢用购买力平价来佐证自己的观点。不可否认,按照购买力平价估算,印度GDP是7.3万亿美元,中国是18万亿美元,印度与中国的差距被大大缩小。
但是,印度经济规模按照购买力平价大幅膨胀的原因,是印度经济开放程度差,国内不可贸易部门比例大导致的结果,这是经济落后的表现。
唯有心静如水,方能气贯长虹,投资只为赚钱,别的都是虚的,赚钱才是王道。
撰写:金赐九州;致力把握经济金融走势,对现货原油、铜、白银、天然气等投资产品有深入的研究,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资金缩水,可以关注本人。每天行情波折不断,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实战经验,给大家帮助,让您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走在一条正确的航向上。
金赐九州/V信tjns688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开云体育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开云体育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